草盛草又衰,云卷云又舒。時光荏苒,跟隨著時光老人的腳步,我們在南實已度過六分之一的旅程。
窗外的雨打濕了我的思緒,回想起這半年的生活,記憶中的零零碎碎,卻是別有一番風味。
品味南實景
那天,空中飄散著如針尖般的細雨,拎著大包小包的我到處問李園怎么走,汗水早已將雙鬢的碎發(fā)打濕,似是對我的洗禮。這一幕,好像就在昨天,而如今,我當然是對學校的布局了如指掌了。一進入校園,六棟磚紅色的教學樓和一長排的階梯便映入眼簾,連接它們的是一條長廊。漫步在櫻花大道上,一棵棵櫻花樹傲然挺立在兩旁,見證了我們的青春熱血。再過些日子,便可看到它們含露低垂,從風偃仰的姿態(tài)了。
品味南實食
早上吃一碗清紅湯的米粉,中午打一份小炒——梅菜扣肉和洋蔥干煸雞塊,足以補充上午殺死的腦細胞。傍晚時分,以六塊錢的水餃來結束今日的一日三餐。中午時間有余時,還可以去校園水果店或是奶茶店“掃蕩”一圈。如果非要讓我給校園眾多美食排個序,那一食堂三樓的“冬瓜燉豬蹄”毫無疑問排在首位,軟糯的豬蹄沐浴在鮮美的冬瓜湯里,令人垂涎欲滴。
品味南實師
早讀前,總能看到李老師在教室門外巡視,以他那雙犀利的眼神打破了想要不認真同學的幻想;大課間時段,總能在辦公室里看到禹老師輔導聽寫不過關同學的身影;下課后,楊老師被圍在講臺上,再一次為同學們講解語法,分析長難句;周周清時,吳老師總會從教室里挑一些人去教室外聽寫過關……
這時,已進入一天中的尾聲——晚自習。我望向窗外,夕照中的晚霞隱退后的天空仿佛浸了油的紙,變成了半透明的酡紅色。品味起在南實的生活,是一杯需要沉淀的清茶,令人口有余甜。
撰文:高2021級33班張夢涵
圖片:無
審核:趙福生
上傳:陳哲